“特别的书推荐给特别的你”——好书推荐之植树节 |
发布人:丁惠 发布时间:2022-03-18 浏览次数:29 |
与树相遇的7本好书 ----好书推荐之植树节 在这特别的日子里, 我们与树相遇, 种一棵树在大自然里, 种一片树林在自己的心田里。 不管你有多么孤寂, 总有风景能抚慰心灵。
▲ 一些现今尚存的狐尾松,与人类有文字记载的历史一样久远 《北方有棵树:追随大自然的四季》 写给大自然的情书 2021年1月中国好书 我的春天似乎总是从延迟地去看蜡梅开始。 很有意思,每年去看蜡梅的时间,都是拖延至从家里过完春节回来之后。 蜡梅还是要在缩手缩脚的清冷天欣赏,天气暖和一些了,蜡梅花开得恹恹的,暖阳里好像感到它们的某种疲乏。 当然这也是我强加的讨厌的“人类情感投射”。凝视玉脂一般的淡黄花瓣,真是太美妙了,更不用说它清幽绵长的香气,在走向它时就沁润在空气里。 这种只能在当下短暂地享有、无法留存的香气,会不停地提醒我,这世上许多美好的事物,都是如此珍贵而又不能久占。
1.《树梢上的中国》 每一棵古树,就是一部绿色的史书 是活着的历史坐标 是能与人类对话的生命地标 记录了中国大地上众多古树的历史兴衰
2.《怎样观察一棵树》 2011年美国国家户外图书奖 2011年《纽约时报》最佳园艺类图书 图文并茂带你领略身边的自然奇迹 传播一种可复制的亲近自然的生活方式
3.《秘境里的奇树》 一场历时五年追寻奇树的环球冒险 探访60棵令人惊叹的树 与非凡的树木相遇 倾听树木的传奇 4.《树的秘密生活:它们如何生存,如何与我们息息相依》 光明书榜、《中华读书报》书榜上榜图书 新京报年度好书新知类图书入围图书 作者科林·塔奇,英国惟一连续3年 获得英国科学作家协会年度奖的科学作家 展现一份写给大树的情书
来自菩提树的灵感 5.《看不见的森林——林中自然笔记》 一部真正的博物学家宣言 堪称近年来博物学经典类的书之一 2014“中国好书” 2014新京报年度图书 2013年美国国家学院最佳图书奖 2013年普利策奖非虚构类最终入围作品 2012年美国国家户外图书奖 首届“大鹏自然好书奖”“国际作品大奖”
作者在“坛城”观察并感受到鲜活的雪花、苔藓、獐耳细辛、蜗牛、飞蛾、鸟、毒蛾毛虫、蚂蚁、蛞蝓等等,以生动的文笔和深刻的博物学、生态学、进化论的见解,阐述了生命的惊人多样性、精致性,特别强调了大自然中各物种之间的普遍共性关系。 6.《花与树的人文之旅》 一花一树一世界,等你驻足欣赏 一起走进那些影响世界的中国植物 一种植物发源于何处? 如何被传播交流开来? 在不同的文化中又有怎样的意象? 在不同的国度,植物往往具有不同的文化内涵,而即便在同一种文化中,植物的象征意义也会随着历史变迁而改变。
7.《山楂树传奇——远古以来的食物、药品和精神食粮》 你相信吗? 是山楂树把英格兰、美国 法国和中国等大陆的文明发展 紧密结合在一起 一颗“全世界最繁忙的树” 一种效果卓然的象征物 一个未曾得到应有重视的物种的奇幻故事
《草木缘情》(第二版) 2015中国好书(中国图书评论协会 中央电视台) 第十一届文津图书奖 (国家图书馆) 2015年度中国30本好书 (中国出版协会) 《中华读书报》2015年度十大好书 中版好书榜2015年度好书 (中国出版集团公司) 2015年度教师喜爱的书(100本书之TOP10) (《中国教育报》) 2015年读者最喜爱的书(《北京青年报》) 2015年度好书 (《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》) 2015年原创华文好书(腾讯网、《中国出版传媒商报》) 2016“江苏全民阅读领导小组向读者推荐的12本好书” 你相不相信植物会解决文学史上的公案?它们说《红楼梦》不是曹雪芹一个人写的。《红楼梦》前80回平均每回出现植物11种,后40回每回3.8种。 《草木缘情》第二版借鉴、吸收了近年来国内外相关领域最新的研究成果,修订内容达一百余处,置换图片二十余幅。
上海中侨职业技术大学 图书馆办公室 2022年3月18日 |